打通杜仲产业发展“任督二脉”
- 分类:头条重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9-12 16:4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攀寻杜仲入深山,岭迭峰高造物悭。乱棘刺尖勾肉破,断梢涩液滴衣斑。身腾迷雾重云上,药在悬岩绝壁间。剥得藤皮策勋返,窃欣筋骨尚强顽。”近现代诗人陈振家为大家描述了采摘杜仲的生动画面。杜仲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等诸多功效。《神农本草经》列杜仲为上品。现代药理学及临床研究发现,杜仲对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衰老和性功能低下的改善作用获得广泛认同。近年来,杜仲医药产业的
打通杜仲产业发展“任督二脉”
【概要描述】“攀寻杜仲入深山,岭迭峰高造物悭。乱棘刺尖勾肉破,断梢涩液滴衣斑。身腾迷雾重云上,药在悬岩绝壁间。剥得藤皮策勋返,窃欣筋骨尚强顽。”近现代诗人陈振家为大家描述了采摘杜仲的生动画面。杜仲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等诸多功效。《神农本草经》列杜仲为上品。现代药理学及临床研究发现,杜仲对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衰老和性功能低下的改善作用获得广泛认同。近年来,杜仲医药产业的
- 分类:头条重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9-12 16:46
- 访问量:
详情

“攀寻杜仲入深山,岭迭峰高造物悭。乱棘刺尖勾肉破,断梢涩液滴衣斑。身腾迷雾重云上,药在悬岩绝壁间。剥得藤皮策勋返,窃欣筋骨尚强顽。”近现代诗人陈振家为大家描述了采摘杜仲的生动画面。
杜仲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等诸多功效。《神农本草经》列杜仲为上品。现代药理学及临床研究发现,杜仲对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衰老和性功能低下的改善作用获得广泛认同。
近年来,杜仲医药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杜仲叶、花、果等传统非药用部分的综合开发取得较大进展。杜仲保健品、食品开发等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杜仲产业涉及面广,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军平表示,如何科学、高效提升杜仲的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健康价值、市场价值,推动杜仲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打通杜仲产业发展“任督二脉”成为当务之急。
舒筋络:抓机遇、稳步推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杜仲作为名贵药材树种,同时,又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经济价值极高。
杜仲皮、花、果、叶等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人参等珍贵中药材相比,在功能多样性、利用率、性价比、性味接受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越性,是开发现代中药、保健品、功能食品饮品的优质原料。
据了解,杜仲作为一种中国特产资源,20世纪50年代初,俄、美、日等国家就发现杜仲对人的健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并赋予其健康新理念,尤其以益肝肾、壮腰膝而著称。其中,日本对杜仲的保健功效研究较多,许多科研成果己被应用于生产。杜仲在日本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在我国,杜仲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目前,全国种植面积36.7万公顷,约550万亩,占世界杜仲资源总量的99%以上。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在杜仲产业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500多项发明专利,杜仲叶、花、果、皮综合利用效益大幅提高。
近年来,国家对杜仲产业的重视和扶持也逐渐加大,特别是《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提出,使得我国杜仲市场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杜仲产业发展已成国家战略。
在民间,用杜仲叶制作的手工面颇受欢迎,人们常喝的瓦罐汤中常加入杜仲,产妇常适当服用杜仲预防腰酸背痛,杜仲茶、杜仲酒、杜仲糕等更是超市的畅销品……
杜仲还是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极强,在荒山荒坡及农村房前屋后均可种植,发展杜仲产业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又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显著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还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确保产业扶贫长期稳定。
“发展杜仲产业可获得多重效益。”肖军平表示,杜仲产业化不仅可获得健康价值,而且可获得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大力加快发展杜仲产业,既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国民身体素质、森林城镇绿化美化。
杜仲产业集传统产业与现代新兴产业为一体,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食品安全、饲料安全、橡胶安全,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内容之一。“新时代杜仲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注重三产融合发展,精准发力,系统推进。”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院长张卫东教授说。
通气血:破瓶颈,迎难而上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让杜仲等中药产业站在了快跑的新起点,但同时也需要看到杜仲产业面临的瓶颈,理性思考转型升级的路径,以及思考新的商业模式如何建立。无疑,这些都是必答题。
据了解,美日等国对我国这一特有树种的开发利用更为先进。日本在杜仲化妆品、保健品开发等方面技术非常成熟,其开发的杜仲饮料销量十分可观,在杜仲系列开发方面日本也走在前面,日本在河南灵宝、陕西杨凌和四川都江堰等地建立了杜仲生产基地。
目前,市场上杜仲高级产品80%来自国外。我国上市的杜仲产品多以饮片、保健品和药品为主,部分杜仲药品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工艺不精,药品质量以及疗效较难控制。
“现在我国市场上的杜仲产品多而低端。”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教授欧阳冬生介绍说,当前的杜仲产品多以饮片出售,其次为保健品和药品——药品多为复方制剂和混合成分。此外,杜仲药品生产技术含量偏低,药品质量以及疗效难控制。“我国已经对杜仲有效性和药理研究有些突破,现在是时候进行一些产业转化战略思考。”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我国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杜仲资源仍不足,可用杜仲资源面积仅有10万亩,只占杜仲种植面积的2%。急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规模化推广良种和高效栽培技术。
近年来,部分优秀的中药企业坚持科技创新,为我国中药产业催生了新活力和生机,但因为投入捉襟见肘、资金使用分散、成果转化艰难等因素,杜仲产业科技创新显得十分乏力。业内专家纷纷呼吁,加强杜仲科技创新事关杜仲产业发展大局,应尽快采取组建国家技术团队、建立公共服务平台、集中使用资金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有效巩固壮大杜仲产业的市场地位。
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迅速成长起来的实施中药现代化的优秀企业。该公司每年将高额资金投入科研,这在国内中药企业也是十分罕见的。“抢抓杜仲产业的发展机遇,突破发展瓶颈,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肖军平表示,此外,龙头企业带动,把优势资源进行集中,形成集群效应,也是杜仲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在市场方面,杜仲的价格和其价值并不匹配,这也是杜仲产业发展的瓶颈,当然这也是杜仲产业发展的优势。”肖军平表示,推动杜仲科技提升、产品开发,协调相关企业间关系,促进产业做大做强,成就杜仲大产业,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共同努力。
强筋骨:建平台、全面推进
为解决当前杜仲产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科学引领杜仲产业发展,中国中药协会杜仲专业委员会成立,为杜仲产业发展“强筋健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研究员、中药大品种联盟秘书长杨洪军介绍,立体化开发,建立有效平台,走大品种、大产业、大战略的国际化道路,是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杜仲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杜仲专业委员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引领杜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促进杜仲的科技研究,吸收、引进、推介国际国内与杜仲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着力提升杜仲的健康价值。
二是推动以杜仲、杜仲叶、杜仲花、杜仲籽等为原料的新产品(药品、保健品、食品、日用品、其它产品)开发与转化研究,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化,提升杜仲的经济价值。
三是推动已上市杜仲中成药产品的二次开发研究,促进相关品种的临床定位与临床价值发现,做大做强杜仲产业规模。
四是助力发展优质杜仲药材种植,推动杜仲良种培育及种子种苗培育,确保种质质量,推动杜仲种植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
五是推动制定杜仲相关的系列技术标准,利用标准策略树立杜仲品牌。
六是组织杜仲产业发展论坛、学术交流会;开展杜仲的科普宣传,扩大杜仲知名度和对公众的影响力。
七是编制杜仲产业发展报告;推动或强化杜仲产业在国际、国家、地方有关规划中地位。
“加强杜仲相关中成药的基础研究与二次开发,提升老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值。” 北京大学药学院屠鹏飞教授建议,要加强加大人才、资本、科研投入,对现有技术进行升级,选出好的杜仲品种,进行普及和推广,申请相关专利,提升杜仲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
“中药人能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杜仲产业便大有可为。”肖军平信心满满地说。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无
下一个:
无
上一个:
无
下一个: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