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重点研究室主任段金廒教授
杜仲产业必须走高值化利用道路
中药资源整个产业化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的时期了。
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本质上是让资源能够提质增效,实现高值化利用,能为种药材的老百姓带来好处,中药工业能够减少排放,能够把每一个环节的副产物和下脚料,变成另外一个产品的原料,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传统中药资源利用,只是收获了一个药用部位,其他的部位都被废弃了,实际上它们不是没有用。而是我们先辈们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他们围绕某种病症认识到某个部位是好的,而不能像今天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活性研究,系统的去评价和发现资源,去认识它各个部位的价值。
国家提出,要创造性集成,创新性的发展。把那些传统非药用部位,通过系统的基础研究,发现新的资源,除了药以外,综合开发出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甚至最后那些老杆子都可以烧成生物炭,做成纤维素酶,最后把它都利用完了。这样效益提升了,产业链也延伸了,高质量的发展目的达到了。
随着我们的工业体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着我们产业的健康发展。杜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以普正药业为代表的企业为载体,联合了杜仲全产业链,聘请张卫东教授作为主任委员在学术上去引领,这种模式很好。因为无论是杜仲产业,还是任何一个重要的产业,它的动力一定是来自于企业。企业家如果用心做事情,他一定能够围绕产业链的延伸,产业效益的提升,来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什么日本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经发现杜仲价值,就能用在国民的健康保健上,而我们没有,答案是我们那时候没有这种消费能力,但是我们今天有了。
今天,中国有三亿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导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筋骨萎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杜仲的巨大保健作用,一定会为国民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杜仲专委会的成立,顺应了“国家推动中药产业,服务于大健康事业”的国家需求和倡导,随着民众消费能力提升,杜仲产业,正迎来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期。
杜仲产业健康发展,还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打通全产业链,国家和产业共同发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全生产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够使产业走得深入,走得长远,为全社会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